多位全国人大代表,为推进移风易俗、整治农村高额彩礼支招
来源:中国社会报
浏览量:78
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“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”,这是中央一号文件第6次“点名”高额彩礼。农村彩礼问题并非一家一户的私事,而是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农民生活幸福指数提升的大事。
近年来,民政部门采取了开设新婚课程、举办集体婚礼、开展颁证活动等措施。各地推进移风易俗,将遏制高额彩礼、大操大办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,有效减轻了群众婚嫁负担,文明健康婚俗新风逐步形成。
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多位全国人大代表,就相关问题为推进移风易俗、整治农村高额彩礼支招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全国妇联权益部兼职副部长、陕西省妇联兼职副主席方燕:强化婚姻家庭辅导服务
面对婚姻家庭中的各种问题,方燕表示,应进一步强化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工作,发挥好婚姻家庭辅导在维护家庭、传承文明、弘扬美德、促进家庭和谐幸福方面的积极作用,协助夫妻双方增进理解,化解婚姻中的矛盾。
目前,各地积极探索婚姻家庭全生命周期服务,全国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婚姻家庭辅导室设置已实现全覆盖。在此基础上,方燕建议,逐步建立婚姻辅导培训网络平台,针对结婚、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发生的家庭矛盾,以及离婚等不同情况分类提供网络课程培训。
方燕认为,地方民政部门可以加大宣传力度、采取鼓励措施,吸引新人积极参与婚前辅导,从源头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;引导夫妻双方在发生家庭矛盾时,通过学习,主动尝试有效解决。同时,地方民政部门应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作用,鼓励其参与提供婚姻辅导服务。各级民政部门、妇联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,确保课程体系不断完善、课程内容及时更新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河北省河间市兴村镇大庄村党支部书记石炳启:完善村规民约 维护公序良俗
结合自身工作经验,石炳启认为,积极推进农村移风易俗,首先要加强党建引领,夯实思想基础。要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作用,倡导文明新风,广泛宣传高额彩礼的危害、树立正确婚恋观的重要性。“拿大庄村来说,我们将党组织活动场所打造为宣传教育的前沿阵地,组织学习移风易俗相关政策文件,在村里树立起移风易俗的鲜明导向。”石炳启说。
要完善村规民约,强化激励约束机制。建立健全农村红白理事会机制,推行婚事新办,培育健康婚俗。“我们村的村规民约倡导‘低彩礼’,鼓励‘零彩礼’。起初村民不理解,村干部便以身作则,带头示范,并反复入户宣传,让大家逐步接受、逐渐响应。”石炳启告说,“如今,不少新人以‘零彩礼’的方式喜结连理。村红白理事会协助操办温馨简约的婚礼,并用文艺表演助兴,进一步推动我们村形成了婚嫁新风尚。”
石炳启介绍,大庄村开展了“新婚文明家庭评选” 等活动,并积极发挥村里退役军人服务队、青年先锋队等志愿服务组织作用,带动村民参与各类公益活动,互帮互助,调解婚姻家庭矛盾,形成邻里和睦、家庭和谐的良好氛围。
针对高额彩礼问题,石炳启建议,各地可以制定彩礼金额上限标准,广泛开展文明村镇、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。“各地可以针对不同区域和民族,结合实际,以村规民约维护公序良俗。”石炳启还建议,加强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建设,健全红白理事会、村民议事会等,支持这些组织在移风易俗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安徽省东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丁德芬:以好家风润泽人心
丁德芬认为,良好的家风家教是遏制高额彩礼的重要因素。“家庭是社会的细胞,家庭和睦、家教良好、家风端正,子女才能健康成长,社会才能健康发展。”
丁德芬介绍说,东至县有很多“低彩礼”“零彩礼”家庭的生动案例。官港镇政元村的汪代保家就是其中之一。他家大女儿、二女儿都是“低彩礼”“零彩礼”以及婚事简办的践行者。汪代保也常跟乡亲们说:“彩礼不重要,孩子过得幸福就好。”村民纷纷效仿,村里风气焕然一新。
丁德芬认为,家风不但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,更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。东至县在家风家教方面有独特优势,周氏“六世书香·百年家风”形成了区域性的家风文化品牌。丁德芬告诉记者,《周氏宗谱》有家训六条、家规十八条,提出男婚女嫁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,也不要索取过高的聘礼。
丁德芬表示,让好家风传播开来,走进千家万户,需要生动形象、系统具体地宣传展示,实现家风教育看得见、听得到、记得住。
“以好家风润泽人心,增强新人对婚姻、对责任的理解,才能形成遏制高额彩礼、倡树文明新风的群众基础。”丁德芬说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九龙镇五坑村党总支书记、西湖景区街道白行社区党总支书记闫永志:创新基层治理 推进移风易俗

“女方索要高额彩礼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保障,担心未来的生活有不确定性。我们推动乡村全面振兴,将农村建设好、经济搞上去,让老百姓富起来,无形中就给女方吃了定心丸,让女方看到未来的希望,也就不需要高额彩礼了。”闫永志说。要加强宣传引导,倡导正确的婚姻观。闫永志建议,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、红白理事会、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作用,将反对高额彩礼、大操大办、铺张浪费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,同时将移风易俗内容编成快板书,在村民中传唱,让文明行为成为群众的行动自觉。“份子随礼不要多,祝福新人乐呵呵。婚礼不必太铺张,简单朴素最健康……”此外,还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及时化解矛盾。“推动移风易俗,村里带头人要敢干事、敢说话。”闫永志说。让他较为自豪的就是村里探索形成的“四事四权”工作法,即代表理事、老闫说事、“五老”调事、群众议事,确保群众的知情权、参与权、监督权和决策权。“在推动移风易俗过程中,一次说不通,就去第二次、第三次;一个方法不行,就换第二个、第三个。啥话都放在桌面上,一起研究、一起商量,啥问题都能解决。”